首页 命运的抉择 下章
第五章 科举
 当各部的官吏正在忙于应付“公试”的时候,吏部尚书史可法则正为数个月后的会式做准备。如今各地的乡试都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了。虽然这次开科的范围仅限于两广、湖广、江南、南直隶、河南等地。但这毕竟是隆武朝的第一科。史可法同吏部的官员们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松懈。由于这些地区战事已经渐渐稳定,各地的士子对此也表现得很踊跃。因此此次“开科取士”的规模丝毫不比崇祯朝时期差。这让史可法很是欣慰。朝廷这么快就开科无疑是稳定了天下学子的心。更始朝廷走上正轨的重要标志。现在唯一让史可法觉得不舒服大概就是那个后来加出来的内部“公试”以及前几天孙亲自向他提起的在“会试”之后各部要另加“附试”原本这么做也无可非议。但当史可法拿到各部所谓的“学习材料”后,便觉得这事情没那么简单了。姑且不论那些“学习材料”中具有争议的言论。光是其中的“杂学”就让史可法有些犯难。算术、天文、地理、格物这些同四书五经根本就粘不上边。怎么套入原来的八股文中?看来,这事还是要同佐平和集生他们好好谈谈才行啊。史可法考一边虑着怎样向汤来贺等人请教一边慢慢的走下了台阶。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史大人,请留步。”

 “啊,首相大人,”史可法客气的朝这个害他失眠多的女子做了个揖。

 “打搅史大人了。大人,现在有急事忙着回吏部吗?”孙也客气的回礼道。

 “啊,没,没有。”史可法口是心非的回道。

 “那就一起走走吧。”孙朝着史可法会心一笑道。

 “哦,是,是。”虽然有些不愿意但史可法也不敢就此回绝孙。只要有一搭没一搭的随着孙步行着朝内阁方向走去。

 “史大人,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见史可法有些憔悴的样子孙关切的说道。

 “谢首相大人关心,这是下官应尽的职责。只要能为朝廷选拔栋梁之才就行啊。”史可法故意将“栋梁”二字说得很重。

 但是孙好象并没听出史可法的弦外之音,只是抬头看看天感叹的说道:“是啊,无论在什么时候人才都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正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朝廷现在也正是求才若渴啊。否则也不会忙着颁布《招贤令》,忙着开科取士了。不过,在大人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够得上栋梁之才呢?”孙回头看着史可法反问道。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正、直、中、和之谓‘德’;聪、察、强、毅之谓‘才’。因以‘德’为先。”史可法不假思索的就说出可这条万古不变的准则。

 “恩,不错德才兼备,有道理。正所谓‘德不称其任,其祸心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史大人所说的确实是选材之道。”孙点头首肯道。却丝毫没注意到史可法在听到她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心酷”时的奇怪表情。只听孙继续问道:“大人又说以‘德’为先。如何能看出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呢?”

 “这就要看一个人是否接受圣人教诲了。我朝开科取士一方面是为了检验一个人的才情,另一方面也是要检验一个人的品行。”史可法向孙解释道。在他看来想孙这种没读过圣贤之书的人是更本不了解圣人教化的重要。所以才会搞些“杂学”来辱没斯文。

 “哦?史大人真的认为仅凭一篇文章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是否端正?”孙不置可否的反问道。

 “言由心声,从一个人的文章上面往往可以看出一个的人抱负与品。”史可法认真的说道。

 “可大人也该听说过‘言不由衷’吧。如今我朝乃是八股取士。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且内容也仅限于朱熹版的四书五经。前人的范文也不少。据说市面上卖的《试题集》中‘四书五经’上每句话都有10篇相应的范文。若真是花费了心思钻研也能写出华丽文章。至于这华丽背后所藏的目的想必就不是考官可以一眼看出的吧。宋时的蔡京、秦桧,我朝的严嵩那个不是文才横溢。可他们的品却为人所唾弃。说句过分的话,我朝不少士子就是在借八股投机取巧。”孙死直盯着史可法说道。心想你可别和我说那是不可能的啊。想我6岁出入考场,12年来身经大小阵战无数。从《小学作文大全》一直看到《中学作文大全》。从小学起就被灌输“起因,经过,结果外加提升中心思想”了。每年写的范文都是一打一打的。这还没算上其他学科的“题海战”呢。

 “大人所言及是。这几年的试题确实偏些,我等这次一定会注意的,”史可法略显尴尬的回应道。其实他也清楚现在四书五经里已经没什么可出的题目了。这些年来偏题、怪题层出不穷。惹得不少士子怨声再道。但一来八股取士已经延用多年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都已经习惯这种题材;二来史可法他们实在不知道除了这些还能考些什么。难道真要去考那些“杂学”?

 “我看,再怎么注意都一样。现在考的是书里的句子。以后呢?难道真的要逐字逐句的考吗?所以我们扩展出题的范围。”孙摆摆手道。

 “那我们可以引入其他典籍,改考策论。”史可法想了一下回答道。关于这一点他同不少同僚都讨论过。大家的意见还算一致。

 “恩,其实考策论和考八股并没很大的区别。可以试试。不过既然说只凭一篇文章看不出一个人品行来。也就是不能评价其是否有‘德’。那我们就说说‘才’吧。何谓‘才’?难道只是指一个人的文采与才情吗?那东西是不能当饭吃的。唐后主李煜文采风,可他将国家治理好了吗?一个税官就算他文章写的再好,若是他不懂帐目不会算术依然会被下面的商当猴耍。朝廷需要的是能做实事的人。而不是一些整天只知道诗作对的风才子。”孙越来越觉得这个时期的官吏缺少应有的专业知识。象沈廷扬、方以智、冒辟疆都是极其特殊的例子。而且这还同他们自身的兴趣有关。

 “首相大人,下官并不这么认为。一个官员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只要他知人善用,能以德服众就行。具体的事情由手下的差吏去办就行。”史可法礼貌的拱手道。不过他在心中对孙又轻视了几分。心想真是妇人之见。儒家讲究的中庸之道,御人之术。这种东西不是一个年轻的妇人所能理解的。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一个官员能知人善用当然好。可是他若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服众的。末了为了保持自己的职位要么同手下打成一片,要么就是不断的讨好上司。”孙一针见血道。东方人同西方人在人才方面最大的差异就是一个讲究人关系,一个讲究个人能力。东方推崇的是“唯德主义”而西方推崇的是“唯才主义”这也使得无论是东方的政府还是企业总是带着浓厚的人治色彩。

 史可法听孙引用了韩非子的话不由皱了皱眉头。他刚想反驳孙引用的法家理论。却听孙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事实上,通过科举我们能检验的只是一人本身的才学。至于该人的品德待到后才能慢慢的评定。我朝设立的‘言道’不正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一个官员真实的品行吗?因此我才会要求在会试之后再根据各部自己的特点开设‘附试’。这同士子们所取得的功名无关。只是为了考核他们的实际能力以便于将他门安排到各部适合的岗位。若是他们真有足够的能力朝廷也好安心的将其下放啊。”

 “可大人,各部‮试考‬的考纲下官都看过了。这些东西很是冷僻。估计多数学子们都不知道格物是什么。对于天文地理也只是一知半解。这么考会不会太偏题啊?”史可法担心的问道。他也知道‘附试’的好处。可是考的内容也太冷僻了吧。十个学子里有一两个精通此道的人就已经不错了。史可法可不想看见隆武朝的第一科被广东学子包揽哦。

 看着史可法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孙心中一阵叹息。咳~~~只是加试了一些自然地理常识。我又没有规定你们不考出某国鸟语4级就不能做举人,不考出鸟语6级就不能做进士。想到这儿孙嫣然一笑道:“史大人放心,‘附试’是在‘会试’之后。学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毕竟这是第一次,试题不会太难。就算考的不好,也不会挨罚。至于考题类型,我会做个范本给你们参考的。”

 “是,是。大人所言极是。这下我等就有章可寻了。”听孙这么一说史可法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至少这次知道该怎么考。以后也好有个借鉴。但他还是对那些考纲中的“异端说”略感不适。咳,算了总比北边的那些人写的那些献媚夷狄之君的文章要好。

 眼见史可法接受了自己的解释孙的心里也是一片释然。中国拥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公务员考核制度…科举‮试考‬。它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它却是一个不坏的制度。透明度比起举荐、裙带这样的暗箱操作高。最起码出身寒门也有机会当官。关键是如何去操作这个制度。孙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考纲就比四书五经来得自由;也不认为给出明确答案后再让人“甲、乙、丙、丁”的做选择题会比八股文来得先进。说白了自己就是在利用科举考玩天下举子于股掌之中了。统治者总是希望被统治者的思想统一。特别是手下的官吏更是要如此。但不能因为这样就使人才单一化。明朝的科举已经走进死胡同了。对思想的锢已经转化成对能力的锢。孙不希望看见新的“公务员‮试考‬”蜕化成新的八股。其实无论是科举考还是后世的升学考。当一个考生只是为了‮试考‬而‮试考‬时,这就是整个制度的悲哀。想到这儿孙不由口而出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史可法喃喃的重复着孙话。沉思了一会后抬头激动的向孙说道:“说的好,说的太好了。不知此句出自何典故?”

 孙尴尬的看了一眼史可法。心想为什么人家项少龙偶尔冒出一句经典台词就会被奉为文坛泰斗。我偶尔抄一句后世的诗词你就知道不是我作的。也太不给面子了吧。难道自己的水平在他们眼中真的是个半文盲。有些郁闷的孙只好解释道:“这是我以前无意间听一个屡试不中的士子唱。”

 “此子才情不错啊,怎么会屡试不中呢?”史可法一边回味着一边纳闷的问道。孙只觉得头皮一麻在心中连连后悔抄袭了龚自珍的名句。于是她连忙转换话题说道:“这就可以看出不少学子对现在单一的八股取士很是不满啊。所谓的人才是没有定形的。我们应该给所有人以机会来为朝廷效力。必要时不是大明的子民也行。这样才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嘛。”

 “是,是。我等一定会照此原则办的。前几天龚侍郎还提出过要开‘女科’。不知首相大人意下如何啊?”史可法小心翼翼的问道。对于龚芝麓要求要开“女科”的意见。史可法同吏部右侍郎瞿式耜都很是反感。认为龚芝麓这是在借机讨好孙。但现在一听孙提出要给所有人机会。这所有当然包括了女子。识相的史可法立刻想到或许龚芝麓的建议就是孙本人的意思呢。

 “我看这‘女科’还是不要搞了。”孙皱了下眉头道。

 听孙这么干脆的反对搞女科史可法一阵欣慰。但转念一想还是不放心于是问道:“那首相大人的意思是?”

 “恩,女子可以参加科举的。但要和男子一起‮试考‬不得有任何的特例。当然‮试考‬时可以为她们单独辟出一块场地。她们的卷子上不得标有任何代表她们别的标志。”孙想了一下说道。

 史可法哭笑不得的看了孙一眼只好回道:“那就照首相大人所说的办吧。”

 孙知道史可法认为女子很难同男子竞争。但她却并不为此担心。在她看来所谓的“女科”简直就是一种对女子智商的歧视。况且在这时代一个女子若是没有足够的才学和异于常人的胆量是不敢来参加科举考的。若真的成绩不好也没什么好羞愧的。女子上学的机会本来就少。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只有推广教育。想到这儿孙回头向史可法邀请道:“史大人,这两天有空吗?香江商会在京城附近的义学刚刚开学。我想请大人一同参观一下。”

 “义学?好,好吧。”史可法犹豫了一下答应道。

 *******

 对于增加考纲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动,就是扩大了出题范围。呵呵,全当3+X吧。还有其实开科是也为了稳定民心。不管老百姓识不识字,你开科了他就会觉得一切正常了。历史上无论是满清还是南明小朝廷都这么做过。  M.yoUmUxS.CoM
上章 命运的抉择 下章